內蒙古立法搶救鄂倫春族傳統文化
近日,《鄂倫春自治旗鄂倫春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》經內蒙古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批準,將于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,鄂倫春族原生態狩獵文化有望得到更為完整的保留。
鄂倫春族是個有語言、無文字的少數民族,民族語言文化傳承岌岌可危。鄂倫春自治旗境內居住的鄂倫春人只有2737名,《條例》規定,自治旗教育部門應組織編寫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教材,學校也應開設傳統文化課程。
作為我國僅存的狩獵民族,鄂倫春族被譽為“北半球漁獵民族活化石”,在長期的游獵生活中形成了獨具森林特色的民族文化。1996年該旗全面禁獵轉產以來,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演變,為數不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民間藝人年事已高,許多年輕人對民族文化的認識淡漠,許多口耳相傳的鄂倫春民族文化瀕臨消亡,民族傳統技藝亟待挖掘搶救。即使在鄂倫春語使用最廣泛的獵區,目前也只有200余人會說母語,6人精通薩滿舞表演,12人能把民族故事完整再現。
《條例》規定:自治旗鼓勵通過社會組織和個人捐贈等方式募集資金,建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基金;自治旗政府要建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、傳承單位命名制度,在鄂倫春族居住相對集中、原生態文化保留較好的區域設置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。
____________內蒙古立法搶救鄂倫春族傳統文化